巩膜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日本的街道看着干净整洁真是因为日本人素质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医院哪家最权威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

长期以来网上有很多关于日本人不闯红灯、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主动让座的说法。比如日本无论城市村镇的街道都显得很干净这件事就长期被国内公知们视为是日本人素质高的体现。请问一个素质高的民族会发动侵略战争屠杀手无寸铁的邻国平民吗?也许有人会说那是几十年前的事了,那么战后日本人的素质提高了吗?貌似往太平洋里倾倒核废水这种事造成的污染性要远远大于随地吐痰、乱丢垃圾吧?

日本的街道环境在世界范围内确实相对干净是客观事实,不过这绝不是因为日本人天生素质高。日本的街道环境并不是自古以来就这么干净的。日本人使自己生活环境变干净的一些方法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而且这些方法也确实是我们所能够借鉴得了的,所以我们也大可不必盲目为所谓的日本人素质高这类的说法唱赞歌。其实假以时日我们也是完全有可能做得更好的。

自从人类建立起城市以后垃圾的烦恼也就随之而来。古代中国很早就有清理垃圾的意识:唐代的长安城就出现了专门清理垃圾、粪便的职业,到了明代北京城已经有污水排水管道。西方的罗马帝国也同样曾建立过复杂的地下排水系统。相比之下日本在排污方面一度是相当落后的:平安时代的日本仿照唐朝的长安城建立了自己的都城平安京,然而偌大的都城竟找不到一处厕所,甚至就连当时的日本皇宫都没厕所。

那时日本的皇室贵族一般是拉在木桶里,然后由仆人把排泄物收集起来倒进河里。至于普通百姓基本上都是在自家附近或街角巷尾随地大小便。可想而知那时日本街道的环境会是什么样子。直到公元年(中国南宋嘉熙三年)修建的京都东福寺才仿照当时中国大户人家茅厕的形式建了日本历史上第一座厕所。京都东福寺这座名为“东司”的厕所可以供个人同时使用。

继京都东福寺之后其他一些寺院以及贵族人家也开始建厕所,但一般的平民百姓依然还保持着随地大小便的习惯。直到17世纪中期有关部门才下令禁止将粪便倒入河流湖泊,同时鼓励承包商收集包括粪便在内的各种生活垃圾。这项措施在持续近两个世纪之后终于使日本街道的脏乱程度有所改善。过去由于水源污染造成的霍乱等瘟疫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

明治维新后日本人开始受到欧洲现代卫生观念的影响:距今多年前出席法国巴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的日本使团成员涩泽荣一首先要求参观的就是巴黎的下水道。这一时期的日本引入了抽水马桶等设施,但这在当时的日本并不是人人都能享受到的。这时日本的富裕阶层刚开始有了一些公共卫生的初步意识,但绝大多数日本人还并没形成这样一种意识,日本政府对公共环境卫生也并不重视。

上世纪50-70年代的日本正处于战后经济高速恢复时期,然而这一时期也是各种环境污染公害频发的时期:东京黑烟事件、熊本县水俣病等环境污染公害都发生在这一时期。这时的日本早已不缺厕所了,不过这一时期的环境污染比起之前危害性更大:在此之前日本的污染主要是由粪便等居民生活垃圾造成的,然而各种化学工业废料造成的污染破坏要远比生活垃圾大得多。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光化学污染笼罩的东京塔并不比中国的雾霾现象逊色。当时污染严重到学校会停止上体育课。年的东京奥运会被宣传为日本人特别爱干净,然而现实却是奥运会前东京街头垃圾遍地。正是以年的东京奥运会作为契机促使日本政府下决心治理环境。日本的垃圾分类体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进入70年代以后日本的垃圾分类体系已较为成熟。

日本的垃圾分类极为细致:首先要分为可燃物、不可燃物、资源类、大型垃圾几类,每个类别之下又分为若干项目,每个项目之下再划分子项目。比如喝完一瓶可乐后日本人会把饮料瓶洗干净,标签扔到可回收垃圾箱,瓶盖扔到不可燃垃圾,瓶身还要放入专门的塑料瓶回收箱。这种环保意识在日本是“从娃娃抓起”的。日本文化其实是一种特别重视形象的耻文化,而这种文化的核心要点就在于绝不能在人前失了形象。

日本作为一个火山、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形成了一种具有危机感的“现世”文化:认为所有人都要与周围的人结合在一起才能够生存。人们彼此监督互相提醒,从而使日本形成了一种规矩森严的环境。这种环境的负面性在于会使生活在其中的人感觉压抑,然而这种环境也有积极的一面。如果任何人违反了大家约定俗成的规则,那么周围的人就会各种指桑骂槐,从而对破坏规则的人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

因此日本社会有一种相当强烈的规则意识。日本的学校对学生的规则教育进行很严:在课堂或者外出的教育中老师会反复说明不乱扔垃圾、不闯红灯、不随地吐痰等各种社会规则。日本学校会要求屡教不改的学生请家长来学校一起教育。这是因为规则在日本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日本学校对规则教育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了成绩。垃圾分类的知识在日本甚至被写进了中小学课本里。

日本的学生在学习文化课程之余还必须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而这些实践活动就包括了培养孩子们讲究卫生的习惯。日本学校比较普遍的卫生实践活动就是大扫除:这种大扫除不是随便搞搞就可以,而是必须要做到一尘不染,否则就会受罚。正是如此严格的管教让每一个日本人从小就培养起了讲卫生的生活习惯。无论在现实中接触到的或是日剧中看到的日本人似乎都是普遍比较爱卫生的。

即使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前日本的口罩一直都卖得很快,而那时我们很多人可能并没佩戴口罩这种习惯。日本人回家时通常会在门口脱去外套,把有灰尘的一面折在里面,然后再把外套拿进家里。如果是去别人家做客会在门口脱外套,里子朝外折叠两下后搭在胳膊上,见到主人后把衣服交给主人,让主人决定该放哪里。日本人去别人家串门时如果需要借用卫生间的话,那么他们会将手纸卷的末端叠成三角状。

日本人在家中穿拖鞋也是有讲究的:可能我们在家里一般就是穿着一双拖鞋从客厅走到卧室、厨房、厕所,然而在日本厕所用的拖鞋是不可以穿入客厅的,当然也不可以把客厅用的拖鞋穿到厕所去。这么做当然是有原因的:日本人口密集,气候又温暖潮湿,所以各种霉菌细菌特容易传播生长,在不同房间使用专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隔断霉菌细菌的传播。

日本人还会在家里准备很多毛巾:擦手、擦脸、擦身体分别使用不同的毛巾,用过的毛巾扔进脏衣服的篓子里,清洗或消毒后才会再次使用。日本人外出回家后几乎会在第一时间洗手、漱口,这同样是有讲究的:日本人洗手是先用洗手液在手心手指手腕搓搓,再用清水冲洗30秒以上;漱口时放一点漱口药水,第一口含嘴里后立刻吐掉,第二口才漱牙齿,第三口漱嗓门。

正是长期以来对国民的教育引导使日本人普遍养成了讲卫生的生活习惯。既要讲个人卫生,也要讲公共环境卫生。由此可见日本人的卫生意识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长期培养所塑造出来的。年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去俄罗斯看球的日本球迷在比赛结束后因为自觉清理观众席上遗留的垃圾上了新闻,然而同样是在世界杯期间日本国内的球迷在东京涩谷彻夜狂欢后留下了满地包装袋、烟头、酒瓶、庆祝道具。

事实上日本人平时在公共环境下确实不乱扔垃圾,可当一大群人聚在一起狂欢之后可就难说了。这就和上文提到的人前规则意识有关:日本人在人前是相当注意形象的,但他们缺乏中国古人所提倡的君子慎独精神。通常日本人行走在大街上时是不会乱扔垃圾的,可当一大群日本人狂欢时所有人都想的是反正也没人知道是我扔的。由于狂欢活动毕竟数量有限,所以大部分时候日本街道还是显得干净整洁。

这再次证明所谓“日本人不乱扔垃圾”这种说法并不能证明日本人的素质有多高,而是因为在日本的社会氛围中人们不愿因为乱扔垃圾这种行为招致别人的指责。日本社会对乱扔垃圾、闯红灯、随地吐痰等违背社会公共规则的行为早已形成了谴责风气,因此那些不按规定扔垃圾的人将会受到巨大的舆论压力。日本街头遍布由志愿者组成的专门搜索违法的垃圾袋的监察队。

监察队会把送回主人家,提醒他严格按照规定来处理垃圾。不妨设想本来在家里待着被监察队找上门当着邻居的面教育一番确实有够丢脸的。日本的TBS电视台甚至有一个栏目专门在全国寻找不按规定处理垃圾的人,然后由节目主持人找到他们进行交谈。恐怕谁也不希望因为乱扔垃圾这种事上电视吧?事实上在乱扔垃圾这件事上日本人所畏惧的不只是别人的指责。

事实上他们还会畏惧国家法律法规的制裁。日本为促进垃圾分类制定了完备的法律体系:既有基础和综合性法律,也有各种具体类别的法规。日本的《废弃物处理法》规定:随意丢弃垃圾的行为轻则罚款30万日元(人民币2.1万元),重则将被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以及0万日元(人民币约合71万元)的罚款。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法制监管的综合作用下人们逐渐养成了不乱扔垃圾的行为习惯。

当然仅仅让人们养成爱干净讲卫生的行为习惯是不够的。如果街上没充足的垃圾分类箱,那么人们就只能把垃圾随处乱扔。要保持公共环境卫生既要培养人们的卫生意识,同时相关的各种配套跟上。日本的横滨市曾向市民发放过一种27页的垃圾分类手册。我再次强调日本人绝不是天生比中国人素质高,只不过他们有时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做得更为细致而已。

在垃圾分类这个问题上我们中国人所缺乏的有时真不是环保意识,而是因为普通市民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千万不要以为日本人就比我们更聪明,所以日本政府才会对市民进行垃圾分类指导。我从来不相信什么外国的空气会比中国的香甜。事实上日本的垃圾分类政策如今不也正在中国的各大城市逐渐推广开来吗?假以时日我们未必不能做得更好。问题真正的关键在于我们愿不愿意去做这样一件事。

历史上日本也曾因为环境的脏乱差而被西方发达国家另眼相看。日本政府真正下决心治理环境也不过就是近50年的事。众所周知如今的日本是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国家:日本的清洁能源使用规模位居全球前列,而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程度也属于全球顶尖水平。日本科技的进步对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的效果。相比之下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如果我们下决心去做一件事是没理由做不好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