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膜分离法有哪些?
膜分离法是利用特殊结构的薄膜对污水中的某些成分进行选择性透过的一类方法的总称。水透过膜的过程称为渗透,水中溶质透过膜的过程称为渗析。常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膜分离方法有电渗析(ED)、反渗透(RO)、微滤(MF)、超滤(UF)、纳滤(NF)等。
膜分离过程具有无相变,能耗低,工艺简单,不污染环境,易于实现自动化等优点,可以在常温下进行。在污水处理领域,常被用作污水回用前的一种水质深度处理工艺,其中电渗析和发渗透有时也被用做高含盐废水或含金属离子废水进入生物法处理系统前的预处理。
膜分离法的关键是分离膜的性能能够适应水质、水量及其他操作环境的要求,反应膜的性能的主要指标是膜的允许使用最高温度和压力、适用的PH范围及膜的耐氯、耐氧化和耐有机溶剂性等。制造膜的材料主要有有机聚合物、陶瓷及其他材料,诸如醋酸纤维素、聚砜、聚丙烯晴、聚酰胺等有机聚合物都是制作膜的材料。膜组件的型式有中空纤维型、管型、平板型和卷型,分别又称为中空纤维膜、管式膜、平板膜和卷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