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污水来源及成分复杂,含有病原性微生物、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抗性基因、重金属和造影剂等,不经有效处理将成为一条疫病扩散的重要途径和严重的环境污染源。药物等新兴污染物在全球范围内的出现,成为水环境和水污染控制的热点研究内容,而医院污水又是新兴污染物重要来源之一。基于目前新冠肺炎疫情特殊时期对医疗系统防控体系的影响,医院污水中药物和病原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医院污水处理技术的进展及问题,医院污水处理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情况下,医院污水防控体系的建设需要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其中,药物降解与病原微生物医院污水处理技术及装备开发的“热土”。
医院污水来源及成分复杂,含有病原性微生物、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抗性基因、重金属和造影剂等,不经有效处理将成为一条疫病扩散的重要途径和严重的环境污染源。尤其是在“非典”(SARS)和“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爆发的特殊时期,病原微生物通过污水途径传染(即粪口传播)带来的危害会远超正常时期,同时,超常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会给水环境带来超常的污染和危害,存在严重的病原微生物传染和二次污染风险,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因此,医院污水中的典型药物和病原微生物的同步消毒降解深度处理极其重要。
年SARS爆发,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编制了《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而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生态环境部于年2月1日印发《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医院污水和城镇污水监管工作的通知》,医院污水深度处理和消毒的重要性。—年瑞士与德国、法国、荷兰、英国、苏格兰、医院污水和制药废水为代表的药物污染情况和处理进行研究,并制定PharmaceuticalInputandEliminationfromLocalSources(PILLS)项目,医院污水中的药物来源及处理的研究和应用。同时,美国、日本、澳大医院污水中药物残留、耐药病原微生物以及导致环境风险和人类健康风险方面做了大量研究。然而中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市政污水、养殖污水和环境水体中典型药物(如抗生素)的迁移转化和模型污染物去除技术上,医院污水中典型药物和病原微生物的同步消毒降解深度处理技术的研究。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情况下,对医院污水防控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因此,医院污水的组成和分布进行分析,总结现有处理技术及其存在的问题,医院污水处理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1
药物和病原微生物的来源和去向
如图1所示,制药厂生产的药物主要包括人用和兽用药物,通过人和动物的代谢后进入环境水体,带来一系列的潜在生态环境风险。其中,人用药物医院污水的形式进入环境水体,具体途径包括:1)医院污水进入市政管网后通过渗漏直接进入环境水体;2)污水处理厂(WWTPs)传统的生物处理技术很难完全分解污水中的某些药物类污染物,尤其是痕量级别的活性药物,导致其随污水处理厂出水进入环境水体。医院污水对全社会药物等新兴污染物的贡献高达15%~38%。
图1:药物类污染源的来源和去向
近年来,新兴污染物在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