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
台州日报专版刊发
《惊雷唤春雨,整改迎新生——
仙居县经济开发区现代医化园区
整改两周年纪实》
一起去看看吧
年9月,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查组下沉督察时,指出仙居县经济开发区现代医化园区存在长期偷排渗排、永安溪河滩被污染、监管不到位等突出问题,要求将历史遗留的生态环境问题解决到位。
一声惊雷,唤来春雨。
仙居,痛定思痛,以“应急先行、源头防控、标本兼治”的整治思路,以壮士断腕、动真碰硬的决心和勇气,彻查彻改突出问题,全力推进整治,推进一场天翻地覆的变革。
如今,在仙居现代医化园区走一走,或许更能感受到,仙居医化企业整改力度之大、面貌改变之彻底——
米集水沟和9口回抽池,全面阻拦污染地下水渗流永安溪;
2.5公里管廊串联起一家家企业,收集废水,供给资源;
4台高空瞭望视频设备、17个地下水自动监测点,全天监控,织起天罗地网;
19个车间推倒重建,4家医化企业、8家非医化企业被“请”出园区;
……
再提起两年前的督察,仙居已经可以昂首说,这是一个契机,实现了园区与企业的自我升级。
治标治本筑牢层层防线
现代医化园区旁,便是仙居的母亲河——永安溪。
两年前,中央环保督察组就在河岸边,向下挖掘,深红色的土壤,揭露出企业存在长期偷排渗排的问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企业发展的代价绝不是牺牲环境。
仙居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4名县领导担任副组长,抽调47名干部组建工作专班。
同时,仙居还聘请4名院士专家为环保顾问,由生态环境部南京环科所牵头制定整改方案,确保医化园区环境整治科学有序、迅速开展。
当时,专班小组成员心中都有数,整治的当务之急就是要立即阻止污水外流。
怎么拦?筑防线。
于是,一条长达米的集水沟在永安溪大坝外开工建设,9口回抽池对园区地下水渗出水进行收集并处置,防止园区污水流入永安溪。
(廊管建设效果图)
这是仙居设下的第三道防线,前面两道,设在企业内,设在园区内——
园区根据地下水流向,建成35口企业内部抽提井、16口大坝内公共区域抽提井,阻拦并回抽地下水渗出水至污水处理厂。
目前,三道防线已累计回抽约万立方米地下水,全面阻止污染地下水渗流永安溪。
年3月31日,三道防线从应急治理转为风险管控,大坝外9口回抽池继续回抽,51口抽提井停止回抽。
在紧急设立拦截线的同时,仙居深刻意识到,要进行环境整治,关键还在于企业。
在现代医化园区建设之初,由于用地规模和功能分区规划不够明晰,前期已开发区域各类用地相互混杂,各类产业交叉布局相互干扰,同时存在部分企业规模小,环保要求无法达标等情况。
怎么办?“请”出一批,重建一批。
“当时,我们请专家对企业进行评估,有四家医化企业、八家非医化企业无法达标,被‘请’除了园区,还有19个车间达不到标准,全部推倒重建了。”仙居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朱志敏说。
重建车间,对企业而言,是生产中断,损失不可估量;
请退企业,对园区来说,是割去血肉,受挫不可谓小。
但即便千难万阻,车间还是重建了,企业还是请退了。
仙居,在两年前,便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以整改为契机,彻底去除现代医化园区生态环境沉疴,淘汰落后工艺产能,倒逼转型升级,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目前,园区污水处理厂一期提升改造完成、危废焚烧项目正式运行、公共管廊项目有序推进、工业污水处理厂启动建设,这些项目的推进,大大提升了园区污染防治能力。
源头防控企业刮骨疗毒
园区整治势在必行,再不自我升级,恐怕就要面临被请退的处境。
年,园区内所有企业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一场浩浩荡荡的企业自我革命开始了。
企业邀请专家进行会诊,园区则定期给企业进行培训,通过思想大讲堂实现企业观念上的变革,同时实施“一厂一策”和“一园一策”整治,问题整改一条销号一条,并对企业进行逐家验收。
年,企业存在的项问题,全部整改完毕,企业基础设施得到很大程度提升。
但是企业的自我升级远不止于此。
(浙江司太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设备整改前后对比)
两年时间,企业能实现怎样的自我革新?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司太立制药,或许可以窥得一隅。
浙江省医化行业第一个架空的污水处理站就坐落在这里:两万立方的污水处理站,设计处理能力为每天两千吨,投资超五千万,全流程架空。
污水处理站大多为地埋式或者半埋式,架空式的土建成本还要贵上百分之三十,司太立制药为何执意创新,将污水处理站高高架起?
“地埋式、半地埋式都存在渗透风险,池壁在地下,出现渗透我们无法观测,只能在周边设置地下水观测井,无法更好管控渗水问题。”司太立制药相关负责人表示,“架空式的污水处理站,下面悬空,一旦发生渗透,我们能第一时间发现并采取措施。”
此外,污水处理站的池壁也由原先的40公分加厚到60公分。
“年1月土建施工,年7月份完成设备安装,目前进入调试阶段,预计下个月完成调试,投入使用。”司太立制药相关负责人说。
池壁加厚、处理站离地,园区内各企业污水管路全部架空铺设,君业药业、司太立制药、源众等企业新建架空或地上式污水处理设施,处处彰显着环保决心。
除了设施设备上的革新,企业还对内部生产流程进行数字赋能,实现自我升级。
(专家组深入浙江省神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车间了解进度)
走进君业药业的无人车间,所有种子罐、发酵罐等设备全部架空,原材料等物料全程通过管道运输,高低浓废水分类收集,蒸汽冷凝水、降温水分类回收利用,车间除了轰鸣的机器运作声,没有丝毫臭味。
“我们从设计阶段进行全流程管道运输,避免物料挥发,从而产生废气,同时罐体离地,进一步防止渗透污染。”君业药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君业药业还在工艺上进行升级,考虑到甲苯、二氯甲烷溶剂毒性比较大,对废水处理不利,经过多年研究,对生产工艺进行了升级,以甲醇丁酮等好处理的溶剂进行替代。
新农化工则是利用湿式氧化技术,变废为宝,从废水中提取工业盐,进行再利用,让废水处理带来效益,降低企业负担。
类似的举措在园区内不胜枚举,企业源头偷漏排已得到有效管控。
智慧园区织起天罗地网
口地下水人工监测井,17个土壤(地下水)污染在线监测预测预警系统站点,38个有毒有害气体气体监测预警体系站点,1个空气质量监测站,对园区进行全天监控。
如今,用“天罗地网”形容仙居现代医化园区,再合适不过。
(智慧化工管理平台)
两年来,园区坚持标本兼治,以整改为契机,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导向,利用数字化手段,推动平台提质升级,推动园区大整合、大改造、大提升。
数字赋能。园区将企业废水、废气、雨水等末端排放的监测监控数据实时接入园区管理平台,建成土壤(地下水)污染在线预测预警系统、有毒有害气体预测预警体系,对园区地下水、大气进行实时监控。
实时监控。园区还建成了企业生产和污染防治全过程监控、重点部位视频监控和高空瞭望等设施,对企业生产、排放等环境实时监控,确保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防止偷漏排。
及时预警。园区整合各项环境监测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超标预警,建立可视化平台,实施“一报一码一机制”,实现环境污染问题发现闭环管理,促进“人防”向“技防”的转变。
以强大的数据库为支撑,园区还出台了《仙居县医化园区企业环保码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共设立了15项指标,对企业实施环保码管理,对企业环保工作实时进行赋分,并给予“红黄绿”三色管理,实施分级分类管理。
对于绿码企业,采取正向激励措施;对于黄码企业,加强督查指导;对于红码企业,采取惩戒性措施,形成了以问题发现-整改-销号全链条闭环管理为核心,“在线监测-超标预警-提醒通知-处置反馈”的工作闭环处置体系。
“管理体系运行一年多来,对企业赋黄码31次、红码11次,有效倒逼企业加强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环保问题。”朱志敏说。
(仙居现代医化园区车间一角)
整治中,现代医化园区在产医化企业由17家变成12家,但年上半年现代医化园区规上工业产值达52.53亿元,较整治前增长31%,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同时,通过现代医化园区综合整治,仙居县经济开发区的管理水平和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今年成功引进了比亚迪新能源刀片电池、健立化学锂电池电解液等26个优质项目,总投资达亿元,达产后产值可达到亿元。
来源
台州日报记者张妮婷
原标题:《惊雷唤春雨,整改迎新生——仙居现代医化园区整改两周年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