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合法合理”地把核岛核电站核废水排入大海,日本人可谓是绞尽脑汁、机关算尽……当地时间7月12日,东京电力公司表示,拟向周边海域排放核污水,但考虑到测量稀释后的放射性氚浓度,须耗费大量时间,因此将不再重复该动作,转而通过混入的海水量来判定排污是否达标。
如果说之前东电公司还有所顾忌的话,那么从此刻起,其终于撕下了虚伪的面具,彻彻底底地成为了太平洋的污染源头!日本方面的态度为何会出现度的大转弯?厘清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
首先,日本为了节省环境修补经费,对福岛核电事故处理采取了“一刀切”措施。东京方面透露,仅建造数十个储存核废水的金属容器罐,就已经花费了数百亿美元。但这般做法只能算作应急,加上后期的设备维护和为转运废水需要的人工花费等,整个善后工程的支出将是天价。日本当前的外债规模远超GDP总额,是后者的2倍不止。若持续向福岛倾斜资金,财政亦有进一步被拖垮的危险。
不过平心而论,这不该成为日本推卸责任的借口。要知道,一旦核污水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流入周边海域,不出半年,整个太平洋沿岸国家都将遭到污染。更致命的是,核污染在三五十年内很难自行消除,这意味着包括中国、韩国和俄罗斯在内的国家,将不得不为日本的行为共同买单。
其次,日本的行为或得到了美国方面的默许。不难发现,包括美国政府和国际原子能理事会在内的国家和机构,莫名其妙地对日本的行为予以了正面支持。大意是,“福岛核废水经过了人为的过滤和稀释,达到了安全排放的标准。”很显然,这背后必然有某些见不得光的“交易”。
然而,东电当下的行为终究是不小心戳破了这层窗户纸,让丑陋的真相大白于天下。只不过,既然美国“主子”点了头,那菅义伟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自然可以“堂堂正正”地倾倒核废水……所以说,日本此刻向太平洋排污应不是心血来潮,其做好了充足的政治谋算。
年,日本福岛发生大地震;年,日政府公开宣布向太平洋排污。10年的时间,日本的耐心已经耗尽。在没有新的核废料处理技术问世之前,向海洋“一排了之”就成了最“省事”的选项。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已经尘封了近半个世纪,但乌克兰首都基辅的水质仍无法达到直接饮用的标准,这还是俄方持续处理该事故后的效果。至于如今的日本,则连处理都不处理,不负责任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等于自己丢掉了大国的“光环”。
对于中国等与日本距离较近的国家来说,采取相对应的规避措施正当其时。要么禁止福岛农产品和渔产品进入市场,要么就赢采取强力的政治手段,要求菅义伟政府悬崖勒马,否则将如中方所言,“整个太平洋会成为日本人肆意排污的下水道”,届时一切或都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