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福岛核电站的核废水排入太平洋,此消息一出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作为与日本相邻最近的两个国家,中韩在第一时间对日本政府的决定亮明了态度。
在当天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日本记者表示核设施正常运转时都会产生氚,中国、韩国以及欧美很多国家都会将核废水排入大洋之中,日本记者狡辩称日本排放核污水的问题需要客观科学的判断。
日本记者的一席话令不少网友愤慨,早在年9月日本领导人在讯问后得知福岛核电站的废水“稀释”了能喝,但其本人却拒绝饮用,请问连日本人自己都不相信的事,为何非逼着其他国家的人去信呢?
况且在当天的记者会上,我发言人也驳斥了日本记者的“诡辩”论,福岛核电站曾经发生的是最高等级的核事故,核事故产生的废水和核电站正常运转产生的废水是两个概念,否则日本也不用这么多年间建造那么多储水池。
其实在网络上也有不少网友与这位日本记者的想法一致,称中韩两国对日本排放核废水一事反应过度,尤其中国的核电站不在少数,也会产生核废水,过度反应只会让自己吃亏。往轻了说这叫“话题转移”,往严重了说这是散播谣言想拉全世界下水,今天我们就来科普一下日本的核废水和核电站正常运转产生的废水有何区别。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一下日本这次排放的核废水是如何产生的。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了里氏9.0级地震,受地震影响福岛核电站三台机组都暂停运转,说白了就是停电了冷却系统无法正常工作,而此时反应炉还未彻底降温,核反应还在持续释放热量。
热量到达一定程度,会使核反应堆堆芯温度升高造成堆芯融毁,如此一来大量放射物质将被直接泄漏到外界,造成的污染远比当年的原子弹爆炸还要严重。
危机时刻核电站工作人员启动了应急发电机维持冷却系统的正常运转,但地震刚刚结束半小时,高达15米的海啸突然袭来,福岛核电站在修建时最多能抵挡3米高的海啸,在巨浪的冲击下应急发电机当场报废。
中间还有很多东京电力局与核电站工作人员因工作不到位而引发的连锁反应,我们不敞开讲,总的来说福岛核电站事故其实就是一场天灾掩饰下的人祸。海啸过后,工作人员只能使用海水灌入核反应堆中降温,而降温之后的水就是日本政府本次要排放的核废水。
这里的核废水已经不能将之称为传统意义上的核废水,在降温的过程中海水接触了堆芯反应过程中释放出的核废料,水中含有放射性物质成分非常复杂,目前日本政府并未向外界透露具体的有害物资有哪些,外界也不清除这些物质能否被真正清除。
这也就是日本当局声称自己的核废水已经经过了无害化处理,但外界依然反对日本倾倒核废水的重要原因。
另外再说一句题外话,由于在处理福岛核电站事故时当的纰漏以及事后当局对民众所关心的核污染问题一直三缄其口,因此只要涉及“核”,日本政府就会在民间失去公信力。不止在国外,日本国内反对排放核废水的声音也很多。
据媒体报道,福岛县内59个市町村议会中有41个市町村议会不赞成排核污水入海的方案,其中的25个表示强烈反对,16个要求日本政府慎重应对并提交相关意见书。
回到本期主题,在我国直接接触核反应堆堆芯的水是不存在的,不过即便再正常运转不少水分子也会被辐射影响形成含氚水,在这个过程中含氚水所在的回路是人为可密封的。
由于核反应的过程会释放大量热能,在上述回路的基础上还建设有两个回路为其服务,其中有一个回路的水会直接排入海洋,由于第一条回路的密封性,因此排入海洋的水和凉开水没有区别。
各国的核电站在工作的过程中都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资源对设备进行冷却,与日本不同的是正常情况下冷却水是无法接触的核废料的,因此日本记者的话没有任何道理。
联系前一天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感谢日本努力”的言论来看,日本记者的话是想借势释放一个烟雾弹,在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的舞台上向世界传递一个错误信息,在这里日本记者还故意提到中国和韩国,其目的无非就是想拉中国下水。
当前对于日本核废水一事,中韩两国的反应最为强烈,这里的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环境问题上中国一直希望各国能相向而行,但日本却在此时反其道而行之,这是对国际社会的不尊重。在维护环境方面,中国以及很多爱护环境的国家近几年在国际社会上的努力有目共睹,日本将核废水一倒了之有破坏他国劳动成果的嫌疑。
其二,前文说到,中韩两国是与日本相邻最近的两个国家,日本核废水排出之后两国沿海的生态系统会最先受到影响。
其三,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学院刘恩涛指出,“人类处于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端,海鲜等生物富集的放射性元素,会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影响到人类。”早在去年,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就曾指出,日本核废水的放射性同位素碳14含量之高非常危险,有可能对人类DNA造成影响。中日韩三国都有大量渔民,日本将核废水一倒了之自然说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