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环境监测人员不畏艰险、冲锋在前,把疫情防控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主战场,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和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留下了一幕幕动人的场景、一幅幅生动的照片、一个个感人的事迹,充分展现了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先锋队的担当和作为,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
01
忠孝难两全,危难显担当
武汉市江岸区监测人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作为一个从事基层环境监测工作29年的老兵,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环境监测站站长程斌冲在防控最前沿,驻守监测第一线。程斌的母亲在重症监护室期间,医院多次下达病危通知,他默默地把小家的“痛”埋在心里,毅然决然挑起了疫情防控环境监测任务的重担,带领应急监测小组4名党员干部越是艰险越向前。医院和集中隔离点,开展抽查监测,针对疫情的特殊情况,指导医疗机构和水务部门工作人员开展污水消毒,采样、分析、运维,确保医疗机构废水总余氯值正常,防止因疫情造成生态环境次生污染。
自古忠孝难两全,危难之时显担当。程斌同志用坚守诠释着一名老党员、一名基层环境监测尖兵的初心和使命。
02
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坚守国境线
黑龙江省三江环境监测人
二月的黑龙江,寒风依然凛冽,在素有东方第一哨的边陲抚远市乌苏镇,黑龙江省三江生态环境监测站监测人员张勇军和朱进勇一直在忙碌着。由于疫情管控,采水系统故障无法得到及时维修,只能采取人工采水的方式,两人每天都要踩着半米厚的积雪,在中俄边境的乌苏里江面上步行。
“乌苏镇里只有一个边防哨所和一个前沿监测站,我们在这里已经30多天了”朱进勇这样说,“已经习惯了,我们自己改造的鞋和帽子特别挡风,一点都不冷。”
58岁的老环保张勇军自豪地说:“每次走在路上,都可以看看哨所飘扬的五星红旗,那种感觉真的很好!”而当谈起监测人的辛苦和付出,张勇军也只轻轻的说出四个字“职责所在”。
抗疫期间,三江站15名一线监测人员全部在岗在位,面对疫情,他们一起行动;面对责任,他们一同坚守。每周两次对松花江口下断面、同江断面开展手工监测,对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出境断面进行全面水质监测,及时反映黑龙江末端水环境质量状况,为掌握中俄国界水环境质量变化提供了准确、有效的数据支撑。
03
疫情面前显担当,防控一线写忠诚
重庆市巴南区环境监测人
重庆市巴南区生态环境局监测站的文其玲正是无数环境监测人的缩影。她是一位母亲,为了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免受疫情影响,她将自己四岁的女儿送回了老家,全身心投入到饮用水水源地应急监测工作当中。特殊时期,大部分地方都设岗设卡,给现场采样工作带来众多不便,每到一处,监测人员都与防疫工作人员耐心解释,认真沟通,遇到禁止车辆通行的关卡,文其玲就与同事一起背着设备徒步前往监测点位。回到实验室,为保证按时完成分析任务,实验室分析人员5+2,白加黑,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及时对水样开展分析。文其玲还负责监测报告的审核,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尽快得出结果,熬夜已经变成了家常便饭。
工作间隙,她抓紧与女儿进行了视频通话,女儿说,“妈妈,我好想你,你好好照顾自己,我也会好好照顾自己的,我等你来接我回家”,这是文其玲工作的定心丸,文其玲将监测人的责任和对女儿的牵挂,化作动力继续前进,在自己的岗位坚守初心,为疫情防控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04
在“疫”线岗位值守生态环境安全
山东省青岛市环境监测人
新春伊始,疫情突然来袭,“在特殊时期必须严格落实环境应急值班制度,确保值班人员全时在岗、备勤人员联络畅通”,山东省青岛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环境监测科负责人孔伟威紧急将大家召回工作岗位,根据应急监测要求,进一步完善环境应急监测预案,做好防护和应急物资的充分准备,确保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坚守自己的“疫”线岗位,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参与到城市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把脉区域内的大小河流,监控污染源的每个排放口,全面配合环境管理部门做好医疗废水的监测工作,守住城市的环境应急安全。
05
把“家”安在实验室
浙江省金华市环境监测人
疫情防控期间,金华市生态环境监测铁军组织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应急监测工作,由于正值春节假期,加上受疫情隔离的影响,实验室人员严重不足。叶尚锋,金华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中心分析室的一名老职工,也是一名老资历的共产党员,第一时间响应号召,“我回来吧,我们这里没有病例,还可以出去,我自己开车直接去实验室,要做的项目太多了,我可以多分担一些”。
按照当地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叶尚锋因租房自住,出去了就意味着要接受一段时间隔离,不能再回家,叶尚锋毅然决然告别了依依不舍的妻儿,回到了疫情生态环境应急监测第一线。叶尚峰笑着说:“回不去出租房,我就睡在实验室,也算自己隔离了。”就这样,“无家可归”的他连续6天24小时奋战在实验室,依靠方便面、辣酱度过了一段“单身汉”的生活,一直到所有监测任务完成,叶尚锋才放心地回到他的出租房继续隔离。
在写下这段记录之前,他也只是淡淡地说,“职责所在,都是力所能及的事,不值一提。”面对疫情,这就是他的答案。
06
坚守在祖国的最南端
南沙环境监测人
南沙大气环境综合监测站是我国最南端的空气自动监测站点,疫情期间,来自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王鹏和海南省环境监测中心范泰铭2名技术人员驻扎在祖国的南沙群岛,坚守岗位,开展一系列的大气自动监测运维工作。
这段时间,正值东北季风期,南沙地区北风猎猎、酷日炎炎,空气中湿度和盐度都很高,监测设备正承受着巨大考验。为使设备连续稳定运行,他们加密日常巡检维护,每日早中晚三次巡查仪器运行状况,定期清洁室外设备,及时采取预防性维护措施,全力维修故障部件,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