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源不断枯竭的今天,核能的作用不断被凸显出来,毫不夸张地说,对核能的应用,无疑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大壮举,诸如我们所熟知的航天、工业、军事等领域,未来,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突破,核能将会成为人类最重要的能源之一。
关于核能的应用可以,可以往前推到上世纪50年代,苏联建设的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奥伯宁斯克核电站算起来,时至今日,人类对核能的应用已有近70年的历史了。
但是,核能无疑是悬挂在人类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关于核废料的处理仍旧是棘手的问题,而各种核泄漏事故也时刻让人提心吊胆。特别是日本将核废水排入大海,更是激情了全球人民的民愤,而关于核能的问题,也再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那么,对于所有人类的心中之痛:核废料带来的环境危害,究竟该如何解决呢?
众矢之的!日本排放百万吨核废水,震惊世界
在日本呆久了就会清楚,地震、海啸和火山都是家常便饭,这是因为日本地处太平洋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地,两大板块的频繁互动,使得这个地球上的小岛国饱受摧残,地震就不说了,轻则房屋坍塌、建筑破坏,重则人员伤亡,而且日本四面环海,海啸冲击造成的伤害更胜前者,在地震和海啸的“里应外合”之下,日本真是苦不堪言、有苦难言!
年3月11日,日本爆发了9级大地震,这场地震直接掀起了23米高的海浪,对福岛县、岩手县等多个地区造成了毁灭性伤害。很多人可能没有概念,假设一层楼高三米,就相当于7层楼高的海浪一遍又一遍地拍打,真的是应验了那句话,死在了沙滩上。
不仅如此,在地震和海啸的双重暴击之下,直接使得福岛核电站发生一连串的爆炸和火灾,最后导致反应堆失控,高温融化了堆芯,核蒸汽顺着缺口不断向外泄露。
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呢?总不能让核蒸汽一直露着,窜到大气层,危害全人类对吧。日本政府立即想出另一个办法,抽调大量海水,对核反应堆进行降温,防止核蒸汽继续蔓延扩散。虽然最后确实达到了效果,核反应堆降温了,也没有核蒸汽扩散了。但问题来了,海水和反应堆接触后,立即变成了带有强烈放射性的核废水,那这漫天的核废水又该如何处理!不得不说,日本政府这波操作真的有自损八千的感觉。
最后没有办法了,日本政府只能制作许多大水箱,将这些核废水储存起来,到日本排放废水之前,足足有万吨之多。
但小小岛国,哪里有那么多土地来放置核废水呢!这种储存隔离的办法无疑是缓兵之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大量元素的半衰期都在百千年以上,储存个几十年,放射性也不会消失,而且日本每年的核废料核废水越积越多,日本在制作大水箱时,就预估年,也就是今年会达到储存上限。
最后,在托无可拖的情况下,日本政府作出了一个震惊世界,遗臭千年的决定。
日本排放百万吨核废水,危害全球!
核污染与一般的垃圾污染不同,我们日常所说的难降解的塑料袋,在它面前都是小巫见大巫,里面的放射性元素不仅会对自然生态造成巨大破坏,而且人或者动物接触之后,会带来不可逆的机能损伤,轻则恶心头疼,重则细胞坏死、引发疾病,甚至死亡。而且,核污染的影响不仅仅是几年、几十年那么简单,它的危害是成百上千年的。
年10月,正是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大家正焦头烂额之际,日本政府“迎合”时机,放出了一个“重磅”消息:日本会分批次,将“净化过”的核废水排入太平洋。
这个消息宛如一颗深水炸弹,掀起万丈波浪。这下,全球人民都不同意了,纷纷指责日本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就连日本国民都反对日本政府的做法。这不仅会对海洋生态环境、海鲜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造成损害,对周围捕鱼为业的渔民更是灭顶之灾,毫无疑问,这是断绝了他们的生路!
这一刻,日本政府真的是无耻到了极点!
虽然日本政府一直在表示自己将核废水净化过,甚至将危害降低为零。但是,却没有人愿意相信,而他们所谓的核废水净化,也许只是故技重施,利用大量的海水不断地冲洗稀释!
率先受到影响和危害最大的,是福岛及周围的海域,无疑是对这里的居民及生态环境造成了二次伤害,第一次是核泄漏事故。会使物种变异不说,更会降低动物和人类寿命,如此巨量的核废水排入海洋,它所引起的危害真的难以让人想象!
日本可能想借助太平洋对核废水进行无限稀释,将核废水的放射性降到最低,但却没有考虑到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最后放射性元素只会富集到海底大型动物身上,使得他们体内的放射性元素浓度远高于海洋水体里的浓度,而这些鱼,最后会被人吃掉,说来说去,危害到的还是人类。
而且,在倾倒核废水之前,日本就出现过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和化妆品的核辐射量超标,长期使用的后果不用说就知道有多严重了吧!但是,日本对此却没有拿出应对的策略。
聚集在一起的核废水都难以处理了,核污染一旦扩散,人类将无可奈何。核污染不是普通的污染,小日本将自家的核废水排放出去,让全国人民去消化,这不是“反人类”还是什么?
达摩克利斯之剑!核废料将“何去何从”?
几十年来,关于如何处理核污染一直是各国头疼的问题,向海洋排放并非日本“创新”之举,而是苏联、美国等核大国早有过先例,所以小日本只是模仿而已。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各国越来越意识到核污染的危害,很多国家都明文规定,不允许将核废料废水排放向自然环境。
然而,就在所有国家都小心翼翼地“保护”核废料核废水的情况下,小日本却冒冒失失地向海洋排放核废水,这简直就是赤裸裸地甩锅行为!
小日本的行为很可恶,但背后也反映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尽管各国都知道的核废料核废水的污染有多大,但是该如何彻底净化却没有一点头绪,对于各种核事故是能防就防,如果真遇到了,就只能认栽了!
我们都知道如今的切尔诺贝利,压根就是一片废墟,没有人能够在那里生存下来。年切尔诺贝利发生核事故后,苏联派出了大量人员前往救援,最后用水泥封住了核反应堆,还付出了数十条人命,对于这次事故,连补救都谈不上,只能算作封存!20几年后,福岛核事故发生了,日本也是束手无策,该封存封存,该撤离撤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核污染处理技术上没有一点进展!
日本除了将核废水倾倒海洋之外,真的没有其他办法处理核废水了吗?其实不然,日本在作出倾岛计划之前,就准备了5种方案!
第一种是蒸汽法,顾名思义就是将核废水煮沸,然后让水以蒸汽的形式蒸发出去,留下放射性渣滓。但这种方法并不可靠,因为当年日本就是为了防止水蒸气蒸发才采用大量海水降温,而且带有放射性的水蒸气会流入到大气层中,大气层的流动速度远比海水快得多,最后的危害可能远比倒入海洋中还要大。
第二种是往地下挖米,然后将核废水通过管道排进去,但这个方案显然不行,核废水会直接污染整个地下水系统,小日本也不会想自己喝到核废水吧!
第三种是电解,将核废水中的主要成分——水,进行电解,然后留下残渣,再进行封存填埋。但这种方法不一定有效,光是耗电不说,而且海水中的盐成分被电解后,分离出的氯气就不好处理。
第四是连同核废水一起封存填埋,但是这种方式的成本却是最高的,而且日本又是地震频发地带,一旦水泥破损,核废水就会流出来,污染地下水系统。
这四种方案,归根结底还是采用了一种方式,那就是封装填埋,远离人类!因为以人类当前的能力,还不能人为消除核废料废水的放射性,只能静待时间将它消除干净。于是,在小日本“综合考虑”下,简单粗暴地选择了第五种方式,就是反人类的倾倒入海洋,利用巨量的海水将它稀释。
嘶!不得不说,小日本这有福不同享,有难同当的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
那么,世界各国是怎样处理核废料的呢?现在通行的标准是回收、分类、减容、固化、渗排,也就是在回收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核废料的体积,然后封存隔离,对于基本无污染的肥料,可以谨慎排放。
尽管我们对于核废料处理的手段显得很简陋,但是只要处理得当,能够最低程度对环境造成危害。而日本选择将百万吨核废水排入海中,不是无可奈何,而是不负责任,把自己应该承担的问题甩锅全世界!
结语
相比之下,核事故才是危害对大的,这几十年来,人类越来越重视核电站的安全管理,各种新兴技术都被应用在了核电站项目之上。
与如今的核裂变技术相比,还有一种更安全高效清洁的技术,那就是可控核聚变。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可控核聚变的难题迟早会被攻破,届时,一直悬挂在人类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也会被取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