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膜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污水处理厂或将摆脱碳源依赖涂山环保
TUhjnbcbe - 2024/10/6 16:29:00

当前,污水处理厂为实现氮达标,往往投加大量外部碳源,一方面是由于部分污水处理厂进水碳源不足,客观上需要补充碳源;另一方面是用于消耗大量通过内回流带入缺氧区的溶解氧,以提高反硝化速率,弥补反硝化时间和反硝化菌群数量的不足。对外部碳源投加的强烈依赖,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污水处理厂运营成本,还导致污泥产量明显增加,进一步加重了后续污泥处理处置的困难。最近,小编听说,也许今后的污水深度脱氮处理工艺将不再依赖碳源投加…

成果鉴定

“活性自持深度脱氮技术及示范工程”项目顺利通过

年12月22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在河北省宁晋县,组织召开了由中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持碧泽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活性自持深度脱氮技术及示范工程”成果鉴定会。鉴定会还邀请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孙学军副巡视员、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黄滨辉副秘书长、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李巍副总经理、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李力执行总裁,中国节能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朱彤董事长等特邀嘉宾莅临。

鉴定会上,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爱杰研究员向鉴定委员会进行了成果汇报,中持股份邵凯总经理就技术应用依托工程——宁晋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进行了介绍。随后,鉴定委员会专家赴污水厂对“日处理水量4万吨活性自持深度脱氮生物滤池(SADeN-FT)示范工程”进行了现场评估,项目组成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程浩毅副研究员就示范工程的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了汇报。最终,经过项目资料审阅、质询、讨论,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成果为污水深度脱氮提供了经济、高效的技术途径,具有广阔的前景及应用推广价值,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研发应用背景

革命!活性自持深度脱氮技术实现低成本深度脱氮

活性自持深度脱氮技术(Self-activedenitrification,又称SADeN技术或删氮技术)是一种基于复合功能性生物载体(ThiocreF)驱动反硝化反应的污水脱氮技术,由于反硝化过程依靠载体自身提供电子激活,无需依赖外部碳源投加,因此具有活性自持的特征,避免了常规污水深度脱氮技术存在碳源穿透风险的问题。通过对载体功能性组分的优化设计和载体构型的优化,使得该项技术具有高负荷脱氮性能。“删氮技术”的主要优势有:①复合功能性生物载体原材料相对廉价,使得“删氮技术”较常规异养反硝化深度脱氮技术成本大幅度降低;②“删氮技术”是自养反硝化主导的污水生物脱氮技术,能够实现极低的污泥产率;③“删氮技术“可以同步实现深度除磷。该技术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爱杰研究员技术团队与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中持碧泽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研发,在宁晋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完成了日处理水量4万吨的工程示范。

目前,删氮技术已经形成多型载体,多型工艺、多型菌剂三大类产品。针对差异化水质处理需求,发展出标准型(ThiocreF-G)、碱度强化型(ThiocreF-A)、除磷强化型(ThiocreF-P)等系列化复合功能性生物载体产品;针对市政/园区污水、分散源污水、工业废水和污染水体等不同环境对象的深度脱氮需求,发展出滤池型(SADeN-FT)、填充床型(SADeN-PB)、流化床型(SADeN-FB)、人工湿地型(SADeN-CW)等多型删氮工艺,为技术应用提供了系统性支撑。年,该项技术入选《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技术目录(版)》(共21项)。

系列化复合功能性生物载体(ThiocreF)

示范工程

宁晋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

宁晋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规模控制面积12.5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4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建设规模为4万吨/天,是国家水体污染控制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工业园区废水及环保服务模式综合示范研究(ZX-)行业工业园区的综合环境建设管理服务模式示范基地。

宁晋经济开发区内规模企业有38家,其中重点涉水企业有6家,排水厂区9座。中持依托于从计量到排污控制的IES模式,针对工业园区作了详细的排污企业调查分析、现状评估,配合政府设计出系统完整的解决方案。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中持团队仅仅用了天的时间,就实现了从开工建设到主体完工通水、达标稳定运行的建设过程。

年,为了降低污水厂总氮达标对外部碳源投加的依赖度、提升污水深度脱氮效果,采用了中持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所中心合作开发的“删氮技术”对原有异养反硝化滤池进行改造,化解了碳源穿透风险,更好地适应了出水COD≤30mg/L的新排放标准。删氮滤池运行以来,出水总氮浓度稳定低于10mg/L,运行成本较异养反硝化滤池降低40%以上。这也是目前已知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自养深度脱氮技术应用工程。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也是继清河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项目后,中持IES模式在实际运用中的又一标杆案例。中持IES模式的核心,是帮助当地政府和园区客户实现技术、管理、财政三个可持续。自年10月开始商业运营至今,依托于一厂一策管理、技术改造服务、三级数据共享、排污预售计量等措施的综合运用,宁晋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出水稳定达标,月均消减化学需氧量65吨、总磷2.5吨、总氮50吨,大幅度改善了受纳水体汪洋沟的水质情况和黑臭现象,有力保障了下游水体断面持续达标,支撑了区域水环境问题的解决。

结语

工业园区水环境治理,容不得半点松懈。随着我国水体污染防治工作开展的不断深入,第三方治理在工业园区环境管理中所发挥的市场化、专业化、体系化、产业化的独特作用将得以进一步彰显。

“自主创新的动力源自于需求,面向国家需求,研发‘中国标签’技术,与产业界协同促进技术的落地生根,为行业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在项目完成单位致感谢辞中,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爱杰研究员这样说道。

而中持股份许国栋董事长则表示:“我们将以鉴定会作为新的期待,持续追求技术革新、推进删氮技术的深度研发。同时,我们也会用互联网时代的快速迭代精神迅速推广,在前进当中不断的进步完善。”这也是中持始终忠于技术领先和技术创新的动力本源和方向。

1
查看完整版本: 污水处理厂或将摆脱碳源依赖涂山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