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
向来不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词
科研的迷人之处
恰是细节之处的惊喜——
你是否
见过晶体在显微镜下的层峦叠翠?
见过菌落在表面皿上的肆意生长?
见过光子在那光路中的曼妙起舞?
又或者是
川西高原上小孩子们的求知脸庞
实验室里队员们通宵的备赛日常
三星堆遗址古今文明的奇妙碰撞
……
本次“科研最美瞬间”摄影大赛活动
经过一个月的校院层层选拔
共有20位选手,携着佳作脱颖而出
他们定格下
科研过程中的最美瞬间!
就让我们一起看看
这些摄影师眼中不一样的科研世界吧!
01
锥形瓶里的黑洞
01
作品介绍
一个普通的试验,锥形瓶里是钕铁硼的浸出液,溶液的透光度不高,在瓶底通过手电筒打光,然后从瓶口向下拍。结果还挺惊艳的,呈现出了一环一环的光晕,和年人类首次拍到的黑洞照片颇为相似,希望大家都能发现平凡生活美的瞬间。
——肖福生矿加硕
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
02
微观世界中的“星球”
02
作品介绍
图片是扫描电镜下的Al2O3夹杂物形貌,看起来与宏观尺度下的星球一模一样。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永不止步,大到宏观星球,小到微观星球。
——范兴乐冶硕
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03
冲出迷途
(修饰后)03
作品介绍
照片是使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氧化硅表面生长的氧化锌纳米结构的SEM图像,密集的芦苇荡,因此照片取名为“冲出迷途”。科研经历往往不会一帆风顺,同学们在知识的茫茫丛林中可能会迷失方向甚至搁浅,但是不能放弃希望,努力地坚持下去,终究会冲出迷途,走向希望!祝大家都能像图中搁浅的小船一样冲出迷途!
——洪孟羽先进低维材料研究室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04
神奇的光
04
作品介绍
平淡的自然光线在三棱镜的折射下被“拆解”为不同波长的光,每束光释放着属于自己不同频率的光芒和色彩。虽然色彩各异,但却共同构成了绚丽多彩的光谱,展示出独一无二的自然魅力,向人类生动地描绘了光的神奇,吸引着我们不懈地去拾取自然的贝壳,去探索自然的奥秘,揭示物理现象背后的自然规律。
保持一份最初的好奇心,坚定走下去,不断努力,不断尝试,愿每个科研人都能做一个勇敢的追光者!
——张海峰机研
机械工程学院
05
婉若游龙
05
作品介绍
当改性生物炭放大倍,宛若深海游龙,在废水里负重(重金属)前行的同时,仍不忘吞噬着环境中的污染物,用自身的千疮百孔,换取一湾碧水。
——刘陈静能环博17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06
忘我造就极致
06
作品介绍
摄影作品拍摄于高工楼实验室,记录了北京科技大学Reborn机器人战队的队员们的备赛日常。
照片名为《忘我造就极致》,照片中一位队员席地而坐,忘我地调试机器人的代码。为了让机器人在明年的比赛中能有更出色的表现,队员们需要不断的调试代码,发现问题进行改进,最终才能造就一个极致的机器人。
——巨柳荫自班
自动化学院
07
水下双工百兆以太网通信
07
作品介绍
目前,海洋资源丰富,水声通信却存在严重的信号衰减、传输速率低的现象。我们在机电楼可见光通信实验室,应用水下吸收窗口比较小的蓝绿光波段搭建了光通信链路,实现了高速率、低衰减的效果。完成了水下双工的百兆传输,满足水下传输视频、音频等一系列应用,甚至能做到看直播都不卡顿。
——冯丽雅研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08
抓不住的光
08
作品介绍
光学中最美的一部分就是看到光路沿着自己设计的路线完成它的使命,每一个光子激发着自己的力量,勇敢的前进,他们在烟雾的作用下曼妙地起舞,像是在歌唱自己的美丽。科研的美丽与魅力在此刻体现,虽然我们抓不住光,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欢呼雀跃,生机勃勃。
——赵夕渊硕
数理学院
09
平板花世界
09
作品介绍
菌落形成的花朵姿态妖娆,弯弯曲曲的“树干”上长出星星点点“白色小花”。她们相互簇拥肆意生长,仿佛展现出生命的顽强向上。这些弯曲的“树干”其实是含有细菌的水滴划过培养基表面留下的生长印记,而“白色小花”则是细菌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单克隆菌落。
——刘超化博19班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10
舍得之间
10
作品介绍
舍得两字是股票、基金和期货投资的精华,在我看来,做科研与股票投资是一样的,热门的研究方向可能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也可能只是昙花一现。结合自身的性格、爱好,领会本学科发展的特点,仔细的观察社会发展的需要,认真思考自己所从事的科研与科学问题或者社会需求的关系,反思自己走过的足迹,在舍得之间做出自己理性的分析,或许对决定自己将来从事的科研方向有着莫大的好处。
——赵朔国贸
经济管理学院
11
川西之光
11
作品介绍
这是我在阿坝县龙藏小学支教时所摄。阿坝是一片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辽阔、神圣的净土。这里的每一个孩子脸上都洋溢着天真、淳朴的笑容,然而落后的经济、教育却无法满足孩子们对知识和世界的渴望。他们心中有梦,眼里有光,我会持续尽己所能用社工专业所学帮助大山里的孩子们得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