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痛医眼?
但有时候,眼睛的疾病可能是全身性疾病引起的。
糖尿病
01
糖尿病引起的眼部并发症较多,其中以晶状体和眼底视网膜病变最为常见,且与病程长短有密切关系,糖尿病发病后20年,几乎所有患者都有眼部并发症。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后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主要症状:视力下降,眼前出现暗影,视物变得模糊、变形。
导致眼病问题:眼底可岀现微血管瘤、点片出血、渗出、玻璃体积血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分为单纯型和增殖型两型,后者可引起广泛玻璃体积血、继发性视网膜脱离等而致使失明。贫血
02
慢性贫血或急性大量出血患者,当红细胞总数降到正常值的50%时便可出现贫血性视网膜病变。主要症状:视物模糊或一过性黑矇。慢性贫血主要表现为眼睑水肿、眼睑皮肤及结膜苍白等。急性大出血可出现皮肤和结膜苍白。导致眼病问题:严重的贫血由于视网膜高度缺氧,使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血,既而出现棉絮状斑。贫血严重时会出现视网膜脱离、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出血、渗出、水肿等。白血病
03
白血病引起的眼部病变多发生于血液循环丰富的组织,如视网膜、脉络膜及视神经等。
主要症状:眼痛、畏光,视力下降或失明,偶有视野缺损、夜盲和眼球突出,结膜下出血等症状。
导致眼病问题:典型的为Roth斑、视网膜深层点状出血或浅层火焰状出血,视网膜前出血。慢性白血病患者周边视网膜可见微动脉瘤,少数有周边血管闭塞和新生血管。急性白血病患者因视盘侵润、水肿,同时伴有视盘出血,而发生视神经病变。同时,急性白血病患者如合并*斑部出血,则提示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增高。因此,对白血病患者如发现*斑出血,应密切观察颅内有无出血。
系统性红斑狼疮
04
该病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结缔组织病病,眼球各部分均可受累。一般该病眼底改变与病情活动有关,与病程长短无关。
主要症状:眼睑皮肤微隆起或出现萎缩的红斑、色素沉着、脱失。睑缘干燥有鳞屑。出现浅层巩膜炎、巩膜炎、边缘性角膜溃疡、干燥性角结膜炎、葡萄膜炎等。
导致眼病问题:10%~25%的患者会出现眼底病变,常见眼底病变为静脉迂曲扩张,FFA显示小动脉闭塞,视盘周围及后极部典型的棉絮状斑,也会出现视网膜岀血、微动脉瘤、视盘及其周围视网膜水肿等问题。
系统性红斑狼疮出现的眼部改变大都发生于急性活动期,还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脏器损害,因此该病眼部改变提示了病变侵犯多系统和病情活动的情况。眼底检查可为治疗和预后提供客观依据。高血压病
05
血压持续性升高可引起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主要症状:视物模糊、视力减退、视野减少。导致眼病问题:当血压急剧升高时,可破坏视网膜屏障,红细胞和血浆从血管中渗出,致使视网膜水肿、出血和渗出。
此外,还可出现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血管瘤、*斑样水肿及视网膜前膜等。
维生素缺乏症
06
维生素A缺乏:有夜盲、干眼及角膜软化症。
维生素B缺乏:有浅层角膜炎、眼肌麻痹、瞳孔散大、调节减弱、球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等。
维生素B2缺乏:可引起脂溢性睑缘炎、结膜炎、酒糟鼻性角膜炎、角膜缘周围浅层新生血管形成、角膜混浊、白内障及球后视神经炎。
维生素C缺乏:可表现为眼睑、结膜、前房、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鞘膜及眶内出血或积血。
维生素D缺乏:往往有骨发育异常,因此可引起眼眶狭窄、眼球突出。其他有眼睑痉挛以及屈光不正等。
维生素E缺乏:主要影响视网膜色素上皮功能,可导致视力减退。
除此之外还有肾炎、败血症、脊柱炎等一些全身性疾病发展到一定的程度都可出现眼底改变。因此,通过眼底检查了解眼底变化,对全身性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对于健康人群,40岁以下,建议1~2年检查一次;40岁以上,每年检查一次。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更要及时监测眼睛及身体的健康情况变化,避免情况恶化而不自知。对于患有眼病人群,则应进行周期性检查。很多眼底疾病早期无明显不适,不容易被发觉,但早期往往也是治疗时机,所以通过定期的眼底检查,早发现,早治疗,防止疾病发展。尤其是老年人常见眼病,防治一般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如果出现可疑症状,医院做排除检查。医生推荐
刘清云院长主任医师
专长:复杂白内障、疑难眼病等
刘清云,新安希玛眼科院长,眼科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博士后,曾在美国及瑞典著名大学的眼底病专科学习。现年47岁,从事眼科工作2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微创玻璃体视网膜切除术及ICL晶体植入手术。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SCI发布6篇,参编专著及译著2部。
—END—监制:陈小琼
主编:蒋小芳
撰文:Amon
集团自媒体中心出品
动态来自soogif;图片来自壹图网
亲,请随手点赞,赏脸在看~点击“阅读原文”,直接进行咨询、预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