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系统疾病
1.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2.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3.溶血性贫血的分类。常见溶血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血红蛋白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4.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分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5.急性白血病和慢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6.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临床分期和治疗。
7.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及分型和分期、鉴别诊断和治疗。
8.出血性疾病概述:正常止血机制、凝血机制抗凝与纤维蛋白溶解机制及出血性疾病分类、诊断和防治。
9.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图1溶血性贫血实验室检查区别(图片点击可放大)
图2肾单位基本结构
1.NX溶血性贫血时,能提示骨髓代偿增生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有
A.血涂片见有核红细胞
B.血网织红细胞增高
C.血清胆红素增高
D.骨髓增生活跃,粒红比例倒置
2.N72A女性,23岁。头晕、乏力、低热、腰痛、恶心5天来诊,有肝炎病史1年。查体:37.5℃,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轻度*染,脾肋下3cm。化验尿色深,镜下未见红细胞,尿胆原(+),尿胆红素(-),血TBiL44.2μmol/L,DBil5.2μmol/L。最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肝炎急性发作
B.胆囊炎
C.急性胰腺炎
D.溶血性贫血
你的答案是什么?
1.溶血性贫血后骨髓红系代偿性增生,骨髓涂片检查显示骨髓增生活跃,红系比例增高,以中幼和晚幼红细胞为主,粒红比例可倒置(D对);外周血网织红细胞比例增加(B对),可达0.05~0.20,血涂片检查可见有核红细胞(A对),严重溶血时可见幼稚粒细胞。血清胆红素增高是血管外溶血的表现,只提示红细胞破坏增多不提示骨髓增生情况(C错)。
2.患者为青年女性,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疸、脾肿大,尿胆原(+),尿胆红素(-),总胆红素增高,结合胆红素正常,故该患者诊断是溶血性贫血(D对)。慢性肝炎急性发作可有肝细胞性*疸,表现为DBil中度升高,IBil中度增高,DBil/TBil为0.2~0.5,尿胆红素常阳性(A错)。胆囊炎主要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很少出现*疸、脾肿大(B错)。急性胰腺炎多表现为高热寒颤、剧烈上腹痛以及*疸,并多向肩背部放射(C错)。
医考王强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