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协作(MDT)诊疗是以病人为中心,相关学科的专家联合为病人提供多方位、高质量和最优化的临床诊疗,是目前国际流行的现代化诊疗模式,其意义是将病人作为一个整体,促进身体健康,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传统的割裂式的医疗模式。
首都医科医院肥胖及相关疾病协作组由减重与代谢外科、内分泌科、妇产科、心血管内科、营养科、药学部、骨科、神经内科、耳鼻喉科、肾内科、康复科、研究型病房等学科专家组成,针对肥胖及相关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非酒精性脂肪肝、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子宫内膜病变、多囊卵巢综合征、腰椎间盘病变、肥胖相关性肾病等联合开展医疗协作、疑难病例讨论和跨学科临床研究,并针对热点、交叉性问题开展月度学术沙龙。
第5期学术沙龙于年1月19日下午举办,承办科室为研究型病房,探讨的焦点问题为肥胖人群病理生理特点、用药的特殊性和精准用药以及肥胖个体药物*性监测。在减重与代谢外科张鹏主任做了简短的开场介绍之后,学术沙龙活动正式开始。
首先,研究型病房董瑞华主任做了“医院研究型病房:质量、效率、能力”的演讲。医院研究型病房是首批北京市研究型病房示范建设单位,有高水平的全职创新人才团队、功能齐全的研究用房和完善的配套设施设备,能够快速、优效、高质量的实施完成临床试验项目,具有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开展物料平衡、代谢产物研究和利用亚药物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开展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的核心技术能力。
高倩男护士代表临床研究助理团队做了“研究型病房与临床科室在临床试验中合作流程介绍”的报告。针对服务于注册和研究者发起研究的内容,与临床科室密切合作开展临床研究的新形势,研究型病房开创了“共享综合”运营模式,建立了规范简洁顺畅的体系,目前减重与代谢外科的胃内球囊临床试验项目已经入驻研究型病房。
李丽君医师做了“肥胖人群相关疾病治疗药物的临床试验进展”的学术报告,对目前肥胖所引发的临床疾病及相应的治疗药物进行了整理,就相关药物全球和中国开展的临床试验做了归纳,并在此基础上以脂代谢紊乱药物为例,重点阐述了临床试验设计的重要性和关键点。
张美娟药师做了“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助力肥胖人群精准用药”的学术报告,肥胖人群由于体重大、体脂多、体表分布面积大、并伴有脂肪肝以及肾病等,对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动力学产生了明显影响;通过分析比较肥胖类人群和不同类型药物的特性,详细总结了肥胖病人在临床上如何精准化选择用药和计算给药剂量。
*樱硕副主任医师做了“肥胖人群的心电图变化及临床治疗和评价体系”的学术报告,重点介绍了肥胖以及肥胖相关疾病引起心脏复极延迟和心律失常及相关机制的前沿研究,介绍了临床可及的心电图、Holter,及采用心脏遥测系统对心脏功能的评价,使大家重新认识了肥胖对心脏的影响及对人体的危害。
张建雄医师做了“人体脂肪分布与肥胖:从基础到临床”的学术报告,重点介绍了向心型肥胖和均匀性肥胖的差异及发生机制,体内白色脂肪、棕色脂肪和米色脂肪的特性,从激素、遗传等方面探讨了脂肪体内分布差异的可能代谢机理,并介绍了病房已有的部分研究工作基础。
来自协作组组成科室等多学科专家针对以上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头脑风暴,通过多学科交叉,对于肥胖症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
最后,在董瑞华主任的带领下,参观了拥有50张床位的现代化研究型病房和配套的临床药理实验室。
医院张忠涛教授减重代谢手术团队
门诊时间
金岚主任医师
每周三下午专家门诊西城院区
每周五下午专家门诊通州院区
张鹏副主任医师
每周一上午代谢疾病减重治疗专病专家门诊西城院区
每周三上午专家门诊通州院区
刘洋副主任医师每周五上午专家门诊通州院区
田沛荣主治医师每周四上午肥胖和糖尿病外科专病门诊通州院区
李梦伊医师每周二上午肥胖和糖尿病外科专病门诊通州院区
建议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