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
给孩子检查视力,发现视力1.0,心想,视力还不错没近视,就开心地带着孩子回家了。
视力1.0就不错了?
视力1.0就没问题?
视力1.0真的就没有问题吗?
并不是!
家长们要注意:视力并不是眼健康的唯一衡量标准!1.0的视力也不能代表就一定健康!
实际上,远视力达到1.0只能说明人的部分视力正常,只有当“中心视力、周围视力和立体视力”都符合生理需求时才能说视力正常。
而且,1.0视力是正常视力的最低限,所以它又叫边缘视力和临界视力。如过度用眼就会造成视疲劳,并由假性近视逐步向真性近视发展。
所以,那些看到孩子视力1.0就放下心来的家长们,还请你们再提起来……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同样的1.0同样的健康?视力都是1.0,我们可能真的不一样。
同样是视力1.0的孩子:有的人可能是远视。有的人可能是正视。还有的人可能是早期近视。
完美的视功能包括良好的视力、对比敏感度、色觉、视野、双眼视功能;而视力表检查出的视力只是视功能的一部分。
双眼视功能包括同时视、融合视、立体视。若出现斜视、屈光参差,尽管祼眼视力或矫正视力可以达到1.0,但没有完善的双眼视功能,眼睛仍然是不健康的。
视力
视力是指视网膜分辨影像的能力。视力的好坏由视网膜分辨影像能力的大小来判定,然而当眼睛的屈光介质(如角膜、晶体、玻璃体等)变得混浊或存在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时,即使视网膜功能良好,视力仍会下降。
很多人都以为只要视力能达到1.0以上就算是正常了。实际上,1.0的视力只能说明眼睛的部分视力正常。因此,在医学上,只有当中心视力、周围视力和立体视力都符合生理要求时,才能算作视力正常。
对比敏感度
世界不是单纯的黑与白,还存在介于二者之间的灰度,分辨不同程度的“灰色”的能力就是对比敏感度。
对比敏感度=1/对比度阈值。对比度阈值低,则对比敏感度高,视觉功能好。
对比敏感度下降,常见于白内障人群。一些白内障人群尽管视力有0.7、0.8,甚至1.0,却总感觉视力模糊,眼前有遮挡物,这就是因为对比敏感度下降了。
色觉
色觉是指人眼分辨颜色的能力,是视觉功能的一个基本而重要的组成部分。
眼的各种病变,如白内障、视网膜*斑病变、屈光间质、视网膜细胞、视神经、视中枢等,都会引起色觉障碍,如色盲、色弱,其中以色弱为多。要治好色觉障碍,前提是要先治好眼病。
视野
视野是指人的头部和眼球固定不动的情况下,眼睛观看正前方物体时所能看得见的空间范围。
视网膜色素变性、青光眼晚期、球后视神经炎(周围型)、周边部视网膜脉络膜炎、病理性近视、视盘水肿,视盘缺损等眼部疾病,都会导致视野缺损,因此,一定要积极的重视。
视力表检查结果是1.0≠眼睛健康
怎么才能掌握孩子眼屈光发育状况呢?
这就需要家长定期对孩子进行屈光监测。
动态屈光检测每3至6个月1次,14岁以下的青少年,视力出现问题后,必须进行静态屈光检测。
一双健康眼睛并非是裸眼视力看到1.0那么简单,眼睛是心灵之窗,要加强眼睛保护意识,科学护眼,定期做视力筛查,远离视力困扰!
文章来源
搜狐网
第1眼镜
Thefirstglasses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