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膜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诊断和治疗猪蓝耳病继发链球菌病的病例
TUhjnbcbe - 2021/6/28 18:12:00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dxkfbl/160212/4769995.html

猪蓝耳病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PRRSV)引起,该病可以感染任何年龄的猪,造成猪的免疫抑制。猪蓝耳病常作为一种主要的原发性疾病,与其他病*性或细菌性疾病形成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致病性血清群的链球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总称,共有35个血清型。急性病例表现为出血性败血症、化脓性淋巴结炎、脑膜炎;慢性病例表现为关节炎、心内膜炎及组织化脓性炎。临床上常表现为败血症型、化脓性淋巴结炎型、脑膜炎型和关节炎型四种类型。

1发病情况

江西省南昌市某规模化猪场中自繁自养的保育仔猪曾出现了典型的神经症状,病猪倒地,四肢呈划水症状,眼球后斜,站立不稳,偶见单肢或多肢的关节肿大,近期母猪返情率增高。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蓝耳病继发猪链球菌病。

2临床症状

发病猪均为保育阶段仔猪,主要表现为消瘦,倒地,四肢呈划水状或颤抖(图1),眼球往后方斜,脚肿不愿站立(图2)。

图1发病猪表现出神经症状

图2发病猪脚肿、消瘦

3病理变化

剖检一头病死保育仔猪,可见明显的间质性肺炎(图3);肾脏表面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脾脏表面和边缘有梗死灶(图4);腹股沟淋巴结出血性坏死;肝脏、膀胱、喉头等均未见明显病变;关节肿大,切开关节可见大量清亮的积液(图5)。

图3间质性肺炎

图4脾脏梗死

图5关节肿大、积液

4实验室诊断

取病死猪的关节液和脑组织分别划线接种于兔鲜血琼脂平板,37℃烛缸培养24小时;同时采集病猪的肺脏和脾脏进行猪蓝耳病*、猪瘟病*的RT-PCR检测。随机抽取该场15头母猪的血样,分别进行猪瘟病*抗体(使用IDEXX-A试剂盒)、蓝耳病*抗体(使用IDEXX-A试剂盒)、伪狂犬野*抗体(使用IDEXX-LH试剂盒)的检测。

结果表明,从脑组织和关节液中均分离到一株白色、透明、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的小菌落;革兰氏染色后镜下观察为单个、成双或短链状阳性球菌,判定为猪链球菌;RT-PCR基因检测结果为猪瘟病*阴性,猪蓝耳病*阳性(图6);猪瘟病*抗体合格率为48.15%,整体偏低;猪蓝耳病*抗体阳性率为52.36%,部分母猪抗体水平的S/P值超过3.4,且离散度较大;伪狂犬野*抗体均为阴性。

图6RT-PCR检测结果

M:DLmarker;1:猪瘟病*;2:猪蓝耳病病*

5药敏试验

将分离纯化的菌株用纸片法做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头孢曲松、头孢拉定的抑菌圈直径超过20mm,为高度敏感药物;头孢唑啉为中度敏感药物;复方新诺明、甲氧嘧啶、阿莫西林、强力霉素等药物不敏感。

6防治措施

6.1使用疫苗进行免疫

母猪蓝耳病疫苗每年普免3次,商品猪可在15日龄时接种一次蓝耳病疫苗。仔猪可在7日龄左右进行猪链球菌多价灭活菌苗的接种。

6.2药物保健和治疗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对发病猪使用头孢噻呋,按mg/kg体重进行肌肉注射;仔猪转保育栏后一个星期内,可在饲料中添加爱乐新(1.5kg/吨)和20%头孢噻呋钠(g/吨)进行保健预防,连用7天;全群饮水中添加葡萄糖(2~3kg/吨),同时添加电解多维,以减少应激。

6.3改善饲养管理

可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进行空栏消*;做好栏舍和环境的卫生消*,加强通风;适当降低饲养密度。

采用上述防治措施后,保育仔猪的后续发病比例大大降低,发病猪症状逐渐减轻,死亡率明显下降。

7讨论

经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该场本次发病的主要原因为猪蓝耳病继发猪链球菌病。猪蓝耳病*对猪的全身免疫系统损害比较严重,特别是对肺泡巨噬细胞功能的损伤,导致感染猪群的免疫力下降,对其他病原的易感性增强,因此常表现为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

母猪蓝耳病*抗体结果表明,该场部分母猪蓝耳病*抗体水平的S/P值超过3.4,且总体合格率偏低,离散度较大,表明该场猪群存在一定比例的猪蓝耳病*野*感染,目前处于相对不稳定期。虽然当前疾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猪蓝耳病始终是影响该场的一个潜在不稳定因素。在猪群饲养管理水平高,不存在其他病原感染的情况下,猪群可能不表现临床症状。一旦该场存在一些应激或其他不良因素,可能又会出现一定比例的链球菌感染。因此,在猪蓝耳病不稳定的情况下,更应加强饲养管理,注重药物保健和疫苗免疫。

本文刊登于《中国猪业》杂志年第1期,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简介:江西省南昌金牧动物保健服务有限公司蒋新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诊断和治疗猪蓝耳病继发链球菌病的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