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类风湿关节炎并发血管炎时可表现为皮肤溃疡,严重者会出现系统性血管炎,导致残疾,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类风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警惕血管炎的发生。
血管炎有原发性血管炎和继发性血管炎,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合并血管炎,而类风湿关节炎作为风湿中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发出现血管炎的情况并不少见。据临床统计来看,类风湿关节炎并发血管炎的发病率约为5%,其中血管炎可以出现在身体的各处血管,患者需要做到早期发现和积极治疗才能够更好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类风湿关节炎并发血管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类风湿患者的免疫系统紊乱可能是造成患病的因素之一。一些专家认为,循环免疫复合物会参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并发症和关节外表现。类风湿并发血管炎会有什么临床表现?类风湿合并血管炎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从指/趾关节动脉内膜炎引起的孤立性指甲血管炎到坏死性动脉压导致内脏和外周神经受累的系统性血管炎,后者有较高的残疾率和死亡率。类风湿关节炎并发血管炎会造成患者皮肤的损伤,一般皮肤会出现慢性溃疡和紫癜,在小腿部和踝部比较常见。患者的眼睛可能会出现巩膜炎,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因巩膜软化而影响到视力;而突发的单神经病变是血管炎较特异的表现,发生率比较低,症状表现为指端的麻木、针刺样疼痛等。类风湿并发血管炎需要做哪些检查?除了要常规检查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指标,伴有血管炎的患者早期、轻微的神经病变往往被关节疼痛等症状所掩盖,难以做到明确诊断。此时,患者应尝试肌电图检查,它可以客观反映患者周围神经和肌肉的功能状态。类风湿并发血管炎该如何治疗?类风湿患者应做到早期医院复诊。首先是运用抗风湿药物控制住类风湿的病情活动。对于已经累及器官、外周神经的类风湿并发血管炎患者,推荐一定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药物的使用能够控制肢体的溃疡和神经病变,减少复发与并发症的出现。此外,有些患者会使用静脉应用人体免疫蛋白,对于疾病的控制有一定辅助作用。生物制剂的使用,英夫利西单抗对于并发血管炎引起的单身神经病变和足部下垂有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但临床使用还需要长期观察。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但它引起的皮肤改变却容易被风湿医生忽视,对于高滴度类风湿因子、长期病程的类风湿患者,医生需要警惕患者可能出现的血管炎问题。在定期复诊中,留心类风湿患者的手指及下肢皮肤变化并考虑到血管炎的可能性。此外,患者也要高度警惕血管炎的发生,若有相应症状应及时就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