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期眼保健是一生中最重要的眼保健,因为它涉及到小孩视力是否发育好,是否发生弱视,今后是否会近视等。幼儿期注意眼保健,孩子的眼睛将会终生受益;如不注意用眼卫生,可能会导致终生低视力,或戴一辈子眼镜,因此需要积极预防,做好眼保健。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就是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对于孩子的眼睛,家长们向来都很重视
今天,丰台妇幼保健院眼科宋曲园医生,就带大家一起学习学习眼部知识!
1婴幼儿视觉发育特点婴幼儿期是眼球发育的快速生长期。正常婴幼儿的视力发育不是一个等速过程。有研究证实,3岁以下婴儿的视力发育与年龄呈高度相关,视觉较为敏锐,喜欢观察,会借由眼睛来引导手去接触新事物,眼手协调更灵活,立体视觉的建立已接近完成,可以判别事物的远近,且视线跟得上快速移动的东西,并看得清楚,所以说是视力发育的关键期。
婴幼儿时期儿童眼保健的重点在于早期发现先天性眼异常和一些可以避免的失明和视力损伤的眼病。出生后三个月内,是视力发育的危险期,因此,婴儿视力异常的发现非常重要,婴幼儿不会表达自己的视力状况,一般的视力检查方式也不适用于婴幼儿,但是视力异常会造成行为上的改变,只要家长细心的观察,在配合医护人员的定期筛查就可以为婴幼儿检查出早期的眼睛问题,给予早期治疗。
2婴幼儿视觉发育图表3婴幼儿常见眼病1
麦粒肿
睑腺炎是化脓性细菌侵入眼睑腺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炎症。外睑腺炎称为麦粒肿。患处呈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的典型表现。早期睑腺炎应给予局部热敷,以便促进眼睑血液循环,缓解症状,滴用抗生素滴眼液以便控制感染。
2
霰粒肿
睑板腺囊肿是睑板腺特发性无菌性慢性肉芽肿性炎症,以往称为霰粒肿。与肿块对应的睑结膜面,呈紫红色或灰红色的病灶。大者可通过热敷,如不能消退,应在局部麻醉下手术切除。
3
先天性睑内翻
大多由于内眦赘皮、睑缘部轮匝肌过度发育或睑板发育不全所引起。先天性睑内翻随年龄增长,鼻梁发育,可自行消失,因此不必急于手术治疗。如果患儿已5~6岁,睫毛仍然内翻,严重剌激角膜,可考虑手术治疗。
4
倒睫
指睫毛向后生长,常由睑内翻引起。治疗:如仅有1~2根倒睫,可用拔睫镊拔除,或行电解法破坏倒睫的毛囊,如倒睫较多,应手术矫正。
5
上睑下垂
指上睑的提上睑肌和Müller平滑肌的功能不全或丧失,导致上睑部分或全部下垂。以手术治疗为主。如果遮盖瞳孔,为避免弱视应尽早手术,尤其是单眼患儿。
6
屈光不正
近视: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称为近视,远距视物模糊,近距视力好。
远视:当调节放松时,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后,称为远视。
散光: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屈光力不同,形成两条焦线和最小弥散斑的屈光状态称为散光。
7
先天性内斜视
为生后6个月内发病,病因不清。生后6个月内发病,无明显屈光异常。交替性斜视者无弱视,斜视度数较大,单眼性斜视常合并弱视。如有单眼弱视需先行治疗,待双眼视力平衡后。手术矫正斜视,手术时机为1.5~2岁。
8
先天性外斜视
生后6个月以内发病,大角度的外斜视。常合并神经系统异常和颅面畸形。立体视和双眼注视功能较差。
9
内眦赘皮
内眦赘皮是遮盖内眦部垂直的半月状皮肤皱褶。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先天异常。在所有种族3~6个月的幼儿中常见,易引起假性内斜视。一般不需治疗。待鼻梁充分发育后,此皱襞大多消失。
4指导意见安全防护
宝宝爱跑爱运动,是眼外伤高发时期。对此父母要加强安全教育,例如宝宝不要拿着铅笔、筷子等尖物跑,以免摔倒时扎伤眼睛;使用酸、碱洗涤剂时,要避免液体溅到宝宝的眼中,造成化学性伤害;燃放烟花爆竹更要注意,以免没有防护意识、好奇心强的宝宝受到伤害。
治疗弱视必须抓早抓小
有些宝宝由于屈光不正(如高度远视)、屈光参差、斜视,形觉剥夺(先天性白内障)可能引起弱视。而治疗弱视又受到年龄的限制,年龄越小效果越好,一般在学龄前期6岁之前,治疗效果最佳。如果发现迟了,年龄越大治疗效果就越差,切勿认为弱视不是病或者是小病。甚至抱有孩子长大了能够自己好的幻想,治不及时或延误治疗,将抱恨终身。这时可通过及早佩戴矫正眼镜结合遮盖眼罩、后像疗法、红色滤光片法、海丁格刷等仪器设备进行治疗。
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此时宝宝爱看电视,也会进行较长时间看书、画画等活动。一定要从小养成良好的爱眼、护眼习惯。尽量避免宝宝过早接触电子产品,控制宝宝看书写画时间,每次小于20分钟,并坐姿端正、眼睛距书本一尺远、胸部距离桌面一拳远、指尖距离笔尖一寸远。
早期、定期眼保健筛查
对于婴幼儿眼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使孩子们拥有一双健康的眼睛,拥抱这个光明多彩的世界。
健康丰台Hi~小伙伴儿们,咱们丰台卫生计生系统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