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又到了周一的小课堂,上一期我们介绍了前部巩膜炎(点击蓝字回顾前部巩膜炎),这一期我们继续介绍后部巩膜炎,一起来看看吧
巩膜炎:巩膜基质层炎症,特征为细胞浸润、胶原破坏和血管重建。
多与系统性免疫性疾病有关。伴全身胶原性、肉芽肿性或代谢性疾病;或与Ⅳ型或Ⅲ型免疫复合物性超敏反应有关。
临床表现多见于女性,多单眼发病,眼前段一般无明显改变。
可有眼痛、眼球突出、球结膜充血、视力下降,偶尔会出现眼球运动受限。
眼痛可累及同侧头痛,向上注视时可出现下睑回退,可能由于炎症侵及后部巩膜处肌肉。
并发症葡萄膜炎、角膜炎、暂时性眼压升高、后囊下性白内障
眼底异常:*斑囊样水肿、视盘水肿、视网膜脱离、脉络膜皱褶等
图源:LiZ,WangLL,MeiJ,etal.Ophthalmicimagingfeaturesofposteriorscleritis
检查弥漫型:巩膜弥漫增厚,呈中强回声,内部回声均匀,声衰减不明显,其后有弧度与球壁相同的低回声暗区(筋膜囊积液水肿),可与视神经无回声区相连,形成典型“T”形征。
结节型:巩膜结节型回声增强,内部结构均匀,为中等或中强回声。
可见眼球壁增厚,可伴视神经前段增粗。
眼底后极部动脉早期见斑驳状相对弱荧光;动静脉期出现多发针尖样强荧光,逐渐变大融合;晚期荧光素渗漏至网膜下。部分患者可仅有视盘强荧光。
*斑区视网膜感觉层浅脱离,或伴有层间积液。RPE及脉络膜复合层呈波浪状隆起。
图源:LiZ,WangLL,MeiJ,etal.Ophthalmicimagingfeaturesofposteriorscleritis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一般可以诊断。
外眼和裂隙灯检查可区分巩膜炎与巩膜外层炎。
B超显示的巩膜增厚具有典型特征,是诊断的可靠方法。
眼科学_8年制第3版_葛坚,王宁利
LiZ,WangLL,MeiJ,etal.Ophthalmicimagingfeaturesofposteriorscleritis.GuojiYankeZazhi(IntEyeSci);14(7):-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