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面前彰显儿科医护风采
初春一场罕见的大雪,为唐山这座山城披上了银装。还未来得及欣赏这美丽的景致,突如其来奥密克戎扰乱了人们平静的生活。年3月19日,新型冠状病*肺炎冲击着唐山。这次疫情不同以往,感染者不仅仅是成年人,儿童感染患者增加。而一个被感染的患儿,关系到整个家庭的幸福与未来,社会影响力极大。作为儿科医务工作者,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面对新型冠状病*这个“恶魔”,为了新冠患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不论医护每个人都主动请缨,义无反顾地奔向抗疫一线。
杨振朋医生在传染病院值班
李丹在和家长谈护理事项
李丹和曹亚丽在做静脉穿刺
3月21日,儿科杨振朋副主任医师、李丹副主任护师、曹亚丽主管护师,医院组建的抗疫队伍奔赴传染病院工作。其中,曹亚丽年曾支援石家庄抗疫,如今,她又投身到唐山的抗疫一线。传染病院工作风险大,而且工作辛苦。杨振朋曾经连续工作8小时,收了8个病人,就算平常的工作环境下也够累的,更何况是在隔离病区。穿着厚重的铠甲,对本来难度高的小儿静脉穿刺变得难上加难,但李丹护士长和曹亚丽凭借精湛的技术做到了“一针见血”。
3月24日,上午8点多,护理部王艾英主任紧急通知,儿科再派两个护士支援传染病院,9点出发。于广秋书记和李宾书记亲自到儿科了解落实情况。科主任当即表示:领导放心,医院安排。在李丹护士长协调下,孙国华副主任护师、齐磊主管护师匆匆收拾东西奔赴战场。当时,齐磊的女儿还在发热,科主任担心地问她“你去,能行吗?”齐磊回答“我可以”。她匆忙给爱人打了个电话,嘱咐好怎么给孩子用药,就上了去传染病院的救护车。望着她们匆匆离去的背影,科主任的眼眶湿润了。
随着疫情防控越来越严,许多人被封控在家。儿科护士白璐(步行)、刘会静、孙雯琪、李菲、医院,每个人都带着简单的行囊,随时准备上一线。
3月25日,吴丙美副主医院;
3月29日,赵永生主治医师作为儿科第三批抽调人员去传染病院;
3月20日至今,儿科主治医师陈新春及刘薇护师,一直在护理部石守银主任领导下,封闭管理完成采核酸任务。
因为工作需要,寇永妹副主任医师留守在科里,其他医生走得匆忙来不及做完的工作,她都主动帮着完成了;急诊病人来了,要去看;发热门诊病人来了,要去看;需要住院的病人,她还得管床……不是白加黑,也不是5+2,而是“连轴转”。
谷小娜主治医师医师被封在家里,已经怀孕6个月了,她每天在群里督导科里的人完成核酸采集,并且一再表示,科里需要我,我可以去上班。
除了赵大夫,儿科医护人员都是年轻的女同志。在科主任眼里,她们都是孩子;但这些医生护士,又都是孩子的妈妈,她们的孩子小的3周岁,大的也才上中学。她们把孩子托付给了爱人或者身体本就不太好的老人照顾,无怨无悔地奉献着。
由于疫情公交断交,门诊医生不能到岗,儿科门诊值班科主任一人担了下来;科室里许多工作需要要科主任去安排、协调,连日的疲劳、紧张、送一批批同事上前线的担忧,科主任血压上涨,左眼患上巩膜炎,夜间被眼睛痛疼醒,白天仍继续工作。
这就是我们的儿科团队!
平日里,我们默默无闻,朴实无华;关键时刻,一句“我可以”胜过千万豪言壮语!
企盼疫情早日结束,我们的卫士平安归队!
愿每一个孩子都健康!每一个家庭都幸福!
发布:宣传统战部
文字、图片:谷小娜儿科提供
校对:周金平主任
微制作:殷晨曦
监制:姬玉
审核:郝秀凤
向所有一线抗疫战士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