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是天花病*的近亲,是一种罕见的疾病。猴痘主要通过动物对人的途径传播,通常是通过动物咬伤或食用未煮熟的肉类。在极少数情况下,病*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传播。年在刚果报告了第一例人类猴痘病例。
猴痘的症状包括发烧、皮疹和淋巴结肿大,并发症包括,肺部炎症、大脑炎症、角膜炎症和继发性细菌感染。公布的死亡率差异很大,刚果为1-10%,尼日利亚不到3%。大多数猴痘死亡发生在儿童和艾滋病*感染者身上。
目前没有获得许可的治疗方法,关于其传染性持续时间的数据也很有限,潜伏期从5天到21天不等。医院隔离,以防止病*传播给他人。
近日,猴痘开始在欧洲和北美地区传播,自5月初欧洲报告猴痘病例以来,截至5月24日,已有19个国家报告了例猴痘确诊病例和例疑似病例。
年5月24日,英国利物浦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柳叶刀》子刊"TheLancetInfectiousDiseases"上发表了一篇题为"Clinicalfeaturesandmanagementofhumanmonkeypox:aretrospectiveobservationalstudyintheUK"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首次报告了两种治疗天花的抗病*药物(brincidofovir和tecovirimat)治疗猴痘的反应,表明tecovirimat可能具有缩短症状并减少患者传染时间的潜力,有必要对tecovirimat的潜力进一步研究。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年间在英国诊断的7名猴痘患者的临床特征、纵向病*学发现和对抗病*药物的反应。在这7例英国猴痘病例中,有4例是从西非输入的,另外3例是由于病例群内的人际传播而发生的。
在-年期间,4名患者接受了猴痘治疗,其中3个病例是从西非输入的。第四个病例发生在一名医护人员初次接触病*18天后,医院环境中猴痘传播的首例。
最初的三名患者在皮疹最初发作7天后接受了抗病*药物brincidofovir治疗。然而,研究人员并没有观察到brincidofovir在治疗猴痘方面具有任何令人信服的临床益处,所有患者均出现肝酶升高导致治疗停止。
brincidofovir治疗的三名患者丙氨酸转氨酶值
年,3名患者接受了猴痘治疗,两例是非洲以外家庭传播的首例病例,另一个病例发生在一名儿童身上,由于儿童猴痘死亡率较高,因此对其进行了仔细观察。
与其他6例相比,这名患者接受了tecovirimat治疗,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并且症状、病*脱落和疾病持续时间更短。
研究人员指出,在如此小的人群中无法就抗病*药物对猴痘的有效性得出结论,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抗病*药物以治疗这种疾病。
综上,该研究几乎没有发现brincidofovir具有临床益处的证据,但得出的结论是,有必要对tecovirimat的潜力进行进一步研究。
由于尚未建立针对这种疾病的最佳感染控制和治疗策略,该研究的数据可能有助于为全球猴痘治疗提供信息,以进一步了解该疾病的临床特征以及传播动态。
研究人员表示,虽然受疫情影响,出现了更多的猴痘患者,但从历史上看,猴痘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效率并不高,对公共卫的风险很低。
论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