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古时中国又称奶疹、假麻疹,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以高热、皮疹为特点的疾病,多发生于春秋季,无性别差异,发病多在2岁以内,尤以1岁以内最多,潜伏期一般5~15天。根据最近中国大陆的数据,此病发病率高达98.2%。其特点是在发热3~5天后热度突然下降,皮肤出现玫瑰红色的斑丘疹,病情减轻,如无并发症可很快痊愈。幼儿急疹主要表现症状有:
1、发热
潜伏期1~2周,平均10天。多无前驱症状而突然发生高热,体温39℃~40℃以上,高热初期可伴惊厥。患儿除了有食欲缺乏外,一般精神状态无明显改变,但亦有少数患儿有恶心、呕吐、咳嗽、巩膜炎、口周肿胀及血尿、极少数出现嗜睡、惊厥等,咽部和扁桃体轻度充血和头颈部、枕部淋巴结轻度肿大,表现为高热与轻度的症状及体征不相称。
2、出疹
发热3~5天后,热度突然下降,在24小时内体温降至正常,热退同时或稍后出疹,皮疹为红色斑丘疹,散在,直径2~5毫米不等,压之褪色,很少融合。皮疹通常先发生于面颈部及躯干,以后渐渐蔓延到四肢近端。持续1~2天后皮疹消退,疹退后不留任何痕迹,没有脱屑和色素沉着。部分患儿早期腭垂可出现红斑,皮疹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消退。
3、其他症状
包括眼睑水肿、前囟隆起、流涕、腹泻、食欲减退等。部分患儿颈部淋巴结肿大。
2岁以下的婴幼儿突然高热,无其他系统症状,热退时出现皮疹,应该考虑此病。家长了解了幼儿急疹的特点后,就会觉得幼儿急疹并不可怕,当6个月至2岁的小儿有不明原因的高热时,要想到有幼儿急疹的可能性。不必因高医院,避免交叉感染上其它疾病。要注意让患儿多喝水,吃易消化的流食,高热时及时服用退烧药,以防发生惊厥。当疹子出来后,病也就算好了。本病一般不重,应着重一般处理,加强护理,主要是对症处理。下面,若兰妈咪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幼儿的八项护理要点:
1、幼儿急疹初期会发高烧,如果体温不超过38.5℃,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帮助宝宝降温,如用酒精或温水帮助宝宝擦拭身体,也可以服用少量的退烧药,这样可以预防宝宝发生高热惊厥。
2、如果宝宝患上幼儿急疹,父母不要胡乱给宝宝吃药,避免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3、宝宝发热的时候一定要给宝宝多饮水。多喝水有利于排出体内的*素,帮助促进身体有效出汗,还能帮助降低体温。这样可以防止宝宝因为出汗过多造成虚脱。
4、如果发现宝宝患上幼儿急疹,父母不要太过着急,也医院,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5、幼儿急疹的宝宝应该多卧床休息,父母尽量减少宝宝的户外活动,要注意做好隔离工作。
6、患上幼儿急疹的宝宝可能会出现食欲不佳的情况,父母不要过分勉强宝宝吃饭,而且要注意宝宝患病期间饮食应该清淡一点。
7、患上幼儿急疹的宝宝不要给他们穿上太厚的衣服,被褥同样也不要太厚,这样才有利于宝宝皮肤的有效出汗和散热。同时要注意,在宝宝出汗之后要及时更换衣服和床褥的薄厚,以免宝宝身体受凉。
8、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新鲜空气的进入,室内温度不要太高。
幼儿急疹一般都不用特殊的治疗,父母只要加强对宝宝的护理,并且做好对症治疗,几天之后就会痊愈。如果有什么担心或不了解的,也可以及时去咨询医生,做好宝宝的护理与治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