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因为机体的代谢发生了紊乱,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了高尿酸血症。
由此可以看出,痛风是因为高尿酸所导致的,预防痛风的发作,首先一定要做到降低尿酸。
生活中很多人可能还不清楚自己的尿酸高不高,没错,尿酸升高前期很少会出现太多不适的症状,因此很容易被人忽略。
但是,我们平时一定要注意观察,以免身体出现高尿酸导致的某些特殊症状时,我们无法及时的发现。
身体这三个特殊症状,可能是尿酸升高了:
第一,眼部病变
痛风患者常发生睑缘炎,在眼睑皮下组织中发生痛风石,有的可发生结膜炎,角膜炎与巩膜炎。
第二,关节的红肿热痛
第1跖趾关节,趾、踝、膝、腕、指、肘关节,出现典型的红肿热痛,那一定要警惕痛风导致的急性关节炎。
如果反复发作,还可能形成痛风石,典型部位在耳廓,有时也出现在反复发作的关节周围。
第三,夜尿增多
血尿,水肿,尿酸升高也会伤害肾脏,早期表现是夜尿增多,蛋白尿,血尿。
随着时间的推移,晚期会出现高血压,水肿,贫血,肾功能不全。
最终可发展为少尿或无尿,痛风患者还可能有尿酸结石,会出现肾绞痛。
远离这五种食物,能更好的降低尿酸:
一、远离酒精
酒是痛风急性发作的主要诱因。饮酒会引发尿酸增高,造成体内乳酸堆积,从而抑制尿酸排泄。
特别是啤酒,在发酵酿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嘌呤使血尿酸升高。据检测,正常人饮毫升啤酒,血尿酸会升高一倍。
所以,一定要戒酒,尤其是啤酒。
二、远离动物内脏
动物内脏要少吃,它虽然在平时对身体很有好处,但如果说自己已患有痛风症状的话,那就要远离动物内脏。
内脏食物有很多,生活当中常见的主要有猪肝,鸡肾,鹅肝、猪脑等等这些食物一旦是吃多了,就会对痛风患者的病情造成很大的伤害。
三、远离海鲜
海鲜类的食物属于很明显的发物,平常一些身体有疾病的人都会选择远离海鲜。
痛风患者在吃完海鲜类的食物之后,第二天就会出现很明显的痛风症状,整个人的膝关节以及其他的关节会出现红肿的状况,甚至连路都走不了。
四、远离粗粮
痛风患者忌口的食物除了常见的海鲜、动物内脏、肉汤外,主食不应该选用粗粮,如玉米、荞麦、全麦片等。
因为这些谷物糙皮中嘌呤含量相对较多,过多食入会引起血尿酸升高。
五、远离调味料
痛风患者都知道要少吃海鲜,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蚝油、鲍鱼汁、海鲜酱、香菇酱、浓缩鸡汁等食品调味料的嘌呤含量也很高。
这些调味品常常是一些动物、海鲜等经过提炼、浓缩加工后的成品,其嘌呤含量非常高。
食用这些调味品烹调的食物后,可以短时间内迅速升高体内的尿酸水平。快速的血尿酸升高则会导致痛风的发作。
快速排尿酸,要做到六件事:
第一件事,多喝水
人体内70%左右的尿酸是通过肾脏排出的,所以必须要借助于充足的尿量才能完成,而只有充分的饮水量才能产生充足的尿量,所以痛风患者应当养成多饮水的习惯。
建议每日饮水量应保证在毫升左右,伴有肾结石者最好能达到毫升,为了防止尿液浓缩,可在睡前或半夜适当饮水。
第二件事,常喝茶
尿酸高,每天喝多一点水可以让尿液增加从而加快尿酸的排泄,有一定程度的降尿酸的作用。
也可以辅助喝一点有降尿酸的天然茶。
将蒲公英,淡竹叶,葛根,茯苓,小蓟,百合,木瓜,玫瑰茄等8种成分按照1:1的比例制成蒲公英洛神花茶。
或者直接制成茶包,每天取一包代水泡茶饮即可。
中医认为,百合味甘,微苦,性平,无*,入心肺、大、小肠四经。百合能增强身体免疫力,并有养阴清热、滋阴润肺、平喘安眠的功效。而且,其富含的钾元素能碱化尿液,便于尿酸盐排出体外。它还含有硒、铜等矿物质,能抗氧自由基,保护细胞,减少游离嘌呤。另外,百合还含有秋水仙碱,能缓解痛风性关节炎带来的不适。
木瓜素有“百益果王”之称,对于人身体的保健具有良好的作用,但它还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成分,它的活性成分主要是番木瓜碱,番木瓜碱能够起到解痉祛风、降低嘌呤吸收量的作用,木瓜也是痛风排酸胶囊的主要成分。因此,木瓜对痛风病患者来说是一味不可缺少的成分。
第三件事,多吃新鲜蔬果
多吃用素食为主的碱性食物,比如新鲜蔬菜和水果。
增加碱性食物的摄入量,使尿液PH升高。因为当尿PH值在6.6时,几乎所有的尿酸盐呈溶解状态,不容易结晶成痛风石。
西瓜、冬瓜属碱性食物,且有利尿作用,对痛风有效。
第四件事,多吃碱性食物
蔬菜、牛奶、水果、米面等,增加体内储量,有助降低尿酸,远离内脏类,海产品等高嘌呤食物,肉类和豆制品适量食用。
专家表示,大部分痛风患者急性发作是由饮食不当引起,比如吃了火锅、海鲜、喝了啤酒,这些食物会使体内的尿酸骤然升高,引起痛风。
此时吃点儿碱性食物可以有效缓解疼痛,蔬菜、牛奶、水果、米面等。
第五件事,多做有氧运动
适当的运动对痛风患者是有益的,它可预防痛风发作,减少内脏脂肪沉积,减轻胰岛素抵抗性。
建议要选择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通过运动中的呼吸,有效吸入氧气,并产生热能的运动。有氧运动就好比是汽车的发动机,利用氧气使汽油燃烧,产生动力。
有氧运动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能增强耐力,消耗多余的脂肪,不易疲劳。
低强度、长时间的运动,基本上都是有氧运动,比如,走步、慢跑、长距离慢速游泳、骑自行车、跳舞、打太极拳等。
建议每日早、晚各30分钟,每周3~5次。